气相色谱在大气化学中的前沿研究

背景提升实训班课题介绍 ——气相色谱在大气化学中的前沿研究 一、简介 大气保护在各国的环境保护课题当中都占据着绝对主要的研究 位置,近几年来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(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, 下称 VOCs)的防治工作渐渐占据了环保领域极重要的位置,这是由 于 VOCs 是导致城市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。目前我国的大 气污染物防治主要侧重于 PM2.5 和臭氧两个方面。在 PM2.5 受控 下降的同时,大气中臭氧浓度在不断上升,而作为臭氧前体物的 VOCs 是控制臭氧污染的关键因素,因此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以 及环保相关的单位、技术公司对于 VOCs 的研究投入大量关注,相关 领域的专业也成为国际各大高校的热门申请专业。 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以及大气物理领域重量级专 家引领,使用 GC-MS 系统对 VOCs 进行分析检测,将同学们平时摸不 着看不到的概念—VOCs 转化为可以直观识别的信号,不仅可以看到 VOCs 各化学物质的结构形态,还可以得到量化的浓度指标。因此, 开展 VOCs 的气相色谱质谱(CG-MS)检测的课题研究,一方面可以加 强同学们对于 VOCs 的认识和理解;另一方面帮助同学们从实验室中 认识和理解现代分析化学的检测技术。本项目着重提升学生科学问题 的提炼、技术方案的制定能力,科学实验操作能力,培养科学思维, 实习结束后,导师会根据学生表现、以及实训期间的作业、任务完成 情况为学生撰写升学推荐信。 该项目特点如下: 1. 中国科学院顶级科学专家,亲自监督指导整个实训过程。学生 的收获货真价实,学习成果坚实可靠。 2. 中科院专家亲自执笔推荐信,推荐信含金量充足,为志向申请 名校的同学提供无与伦比的雄厚助力。 3. 项目执行时间短,有助于升学申请时限将近的学生及时获得重 量级升学推荐,保证学术背景的同时能节约出更多宝贵时间进 行升学申请。 专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、更加全面、更加系统地完成一项或几项 专业领域微型科研任务或者科研项目体验。通过亲身参与高端科研实 训,促进学生萌发科研攻关的成就感,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领域的前 沿动态,为升学面试形成有力学识补充。 二、实训内容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一方面 VOCs 能够与大气中的 OH、NOx 自由基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 O3 和二次有机 气溶胶(SOA)具有重要的环境效应;另一方面,VOCs 本身具有毒性 和高致癌性直接危害人体具有健康意义。VOCs 由于来源的不同其化 学成分复杂而多变,只有准确的识别 VOCs 的化学组成、精确的测量 各组成物质的浓度,才能为下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可能。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(GC-MS),是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混合物的高效分离能力和 质谱法对纯化合物的准确鉴定能力而开发的分析方法,具有灵敏度更 高、数据更可靠的优点,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痕量物质检测手段。本 课题的核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: 1.充分理解先进的分析技术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作用; 2.认识 GC-MS 的组成结构、应用领域和工作原理; 3.了解 VOCs 的分析过程和每一步操作的意义; 4.能够获得 VOCs 分析的具体数据,并理解数据的意义。 在研究过程中导师会带领学生将上述技术应用到实际的污染检 测当中,让同学们直观认知当前全球环保所面临的共同问题,从技术 和意识两方面为同学们成为新时代高端人才架桥铺路。 三、导师介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程师、研究生导师,中国科学院大 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博士。主要从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采集技术与新方法开发,主持科学院仪器研发项目 1 项,以第 一发明人申请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1 项,实用新型专利 6 项,正在申 请发明专利 3 项;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 2 篇,支持发表 SCI 论文多 篇。 四、招生对象及要求 具有优秀自然科学基础功底的高中生以及大学本科生(主要面向 化学、大气化学、大气物理、气象学、环境工程、或者化工技术学相 关专业),对于有化学领域竞赛或者特殊进修经验的学生优先招收。 项目中对化学、环境保护、环境修复等相关专业有升学志愿的考生或 国际留学预备生进行重点辅导和专业协助。 为了让参加项目的学生在团队中更好完成科研项目,项目组专家 会事先根据报名学生提交的个人简历或自我介绍文书进行学员筛选。 五、开班要求 8 人开班,每班最多 15 人。 参加项目的学生需自备笔记本电脑以便科学数据处理以及论文 撰写和研究报告制作,另需电脑配套网络连接环境(可使用 4G 网络 分享等手段)以便研究过程中按照专家的引导随时查阅专业资料;要 求参训学生提交有效个人邮箱地址以便接受学习资料或提交作业和 学习报告。 六、学习安排 本项目时长 7 天(共约 54 课时),具体时间届时根据专家导师的 现场要求,或者基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实训项目进度进行调整。除了 定期科研项目讨论课程之外,项目周期内学生可以随时向导师请教相 关问题,得到导师的专业指导,让学生全方位体验作为一名研究人员 的真实的日常勤勉工作状态。具体课程安排如下: 项目执行地点: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第 1 天 进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,参观研究所、国家重点实 验室。举行开题仪式,分组,注意事项,讲解结业要求。 讲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的研究背景,发展历程, 并结合典型案例,帮助学生理解研究环境中的 VOCs 在健 康、环境、气候中的重要作用。 第 2 天 了解 VOCs 的构成,介绍不同研究领域所关注 VOCs 成分 的差异;介绍我国大气 VOCs 的分布形态。带领学生走进 VOCs,认识简单的化学结构,了解控制大气 VOCs 浓度的 意义,学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检测技术与应用、 VOCs 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范围,介绍目前 VOCs 检 测的技术方法。走进实验室认识 VOCs 的采集仪器及分析 仪器。 第 3 天 学习 VOCs 的排放源类型,讲解不同排放源 VOCs 的采集 方法。导师在实验室中演示不同类型排放源 VOCs 的采集 设备,操作方法。学生进行采样实验体会不同采样方式 的差异。学习 GCMS 的工作原理、构成部件。带学生进入 实验室直观的认识仪器,进一步讲解仪器使用方法。 第 4 天 完善 VOCs 的 GCMS 分析方法,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分析化 学定性及定量方法。学生完成一个样品(1 小时)的试运 行。下午:完成两个样品(2 小时)的试运行。导师指导 学生认识谱图,获取谱图信息。(课后发给学生采样工具, 学生回家后自行采集生活中的气体,带来学校进行检 测。) 第 5 天 导师带领课题组同学进行一个材料样品挥发物采样,进 样分析。观察材料样品挥发检测与环境气体检测方法的 差异。学生进行一个样品的分析,进一步认识谱图,学 习检谱识别操作。学生对自己样品的分析谱图进行识别 分析,并进行定量计算。 第 6 天 学生对实验准备的样品进行检测分析。要求每位学生对 自己样品的分析谱图进行识别分析,并进行定量计算。 (样品分析时间较长,每个样品需要一个小时) 第 7 天 结业答辩 学生对自己的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,师生互动、答疑, 导师点评,颁发结业证书(升学推荐信会具体按每个学 生升学需求发放)合影留念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