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学中的前沿应用

背景提升实训班课题介绍 ——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学中的前沿应用 一、简介 人工智能现已发展成一门涵盖计算机科学、统计学、脑神经学、 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。气象则是一门典型的数据分析应用 学科,和人工智能的渊源已久。早在人工智能萌芽期,国内外气象专 家就已开始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气象预报相关研究中。 近年来人工智能专家以及气象科学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(CNN) 提出一种新的卫星资料反演雷达反射率算法,这为解决雷达无法探测 到的地区进行天气实时分析和灾害预警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。该项技 术能够显著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,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 员财产损失。 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与气象学交叉研究领域重量级专 家引领,帮助有相关志向的学生系统介绍人工智能在气象学、信息学 领域相关前沿应用技术,并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力,通过透彻 理解人工智能程序和方法强化科学思维。实习结束后,导师会根据学 生表现、以及实训期间的作业、任务完成情况为学生撰写升学推荐信。 该项目特点如下: 1. 中国科学院顶级科学专家,亲自监督指导整个实训过程。学生 的收获货真价实,学习成果坚实可靠。 2. 中科院专家亲自执笔推荐信,推荐信含金量充足,为志向申请 名校的同学提供无与伦比的雄厚助力。 3. 项目执行时间短,有助于升学申请时限将近的学生及时获得重 量级升学推荐,保证学术背景的同时能节约出更多宝贵时间进 行升学申请。 专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、更加全面、更加系统地完成一项或几项 专业领域微型科研任务或者科研项目体验。通过亲身参与高端科研实 训,促进学生萌发科研攻关的成就感,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领域的前 沿动态,为升学面试形成有力学识补充。 二、实训内容 深度神经网络(CNN)是人工智能中的一种专业技术,本项目是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提出一种新的卫星资料反演雷达反射率算法,这种 算法可应用于生成广东省陆地及其邻近海域(无雷达探测数据的区域) 的实时雷达反射率产品,时间分辨率为 10min,空间分辨率为 2km× 2km。实现无天气雷达观测区域雷达反射率的实时模拟,为进一步发 展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方法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。 项目中导师会带领学生基于深度神经网络,研发葵花 8 号卫星资 料反演雷达反射率因子算法,实现无天气雷达观测区域雷达反射率的 实时模拟;获得实时,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数据产品,业务化应用于 强对流识别、短临外推等领域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迭发展, 我们相信其在气象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愈加广阔。参与实训的学 生通过本项目深刻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学上的前沿应用,从而提 升思维高度,以培养新时代高端科学人才。 三、导师介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人工智能与气象交叉学科专家、研究 生导师。现已发表国内外文章 30 余篇,承担和参加各类项目 10 余项, 科研产出硕果累累,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、中科院先导专 项专题、基金课题、行业专项骨干、科研机构和高校及公司企业横向 课题等。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,人工智能、机 器学习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,强对流的识别和外推,模式后处理订正 预报,检测和归因分析。 四、招生对象及要求 具有深厚理工学科基础功底的高中生,以及对人工智能、信息技 术、气象学、大气物理、地球物理学等有一定学习基础,或者对人工 智能、数据科学感兴趣或有自学经验高中生或者本科生。优先招收有 一年以上代码编程学习和应用功底(Python、C、C++、IDL 等语言均 可,亦包括 MATLAB 等编程数据处理软件)或有信息学竞赛参赛经验, 以及在信息技术专业有特殊进修经验的学生。本项目中,对计划填报 人工智能、应用信息技术、气象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专业的升学考生 或国际留学预备生有重点辅导和专业协助。 为了让参加项目的学生在团队中更好完成科研项目,项目组专家 会事先根据报名学生提交的个人简历或自我介绍文书进行学员筛选。 五、开班要求 8 人开班,每班最多 20 人。 参加项目的学生需自备运行流畅笔记本电脑(建议选用 Intel core i5、i7 处理器,内存 8G 以上)以便进行数据分析、论文撰写和研究 报告制作,另需电脑配套网络连接环境(可使用 4G 网络分享等手段) 以便研究过程中按照专家的引导随时查阅专业资料;要求参训学生提 交有效个人邮箱地址以便接受学习资料或提交作业和学习报告。 六、学习安排 本项目时长 6 天(共约 46 课时),具体时间届时根据专家导师的 现实指导需求,或者基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实训进度进行细节调整。 除定期科研项目讨论课程之外,项目周期内学生可以选定时间向导师 请教相关问题,得到导师的专业指导,让学生全方位体验作为一名研 究人员的真实的日常勤勉工作状态。具体课程安排如下: 项目执行地点: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第 1 天 项目开题,了解研究目标以及研究意义,破冰活动并分 组建团队。了解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历史沿革。熟悉项 目,了解雷达气象数据以及卫星气象数据组成结构。 第 2 天 深入了解不同来源气象数据特点、应用范围以及优缺点。 认识深度神经网络处理气象数据的重大意义,并掌握深 度神经网络的技术概念。 第 3 天 理解基于卫星资料的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反演的研究方 法以及具体工作步骤,透彻理解并学会运用 CNN 卷积神 经网络方法并学会使用其处理气象数据。 第 4 天 对研究区域进行切分(以广东沿海地区为例),准备研究 数据,了解卫星数据以及雷达数据的下载和获取,熟练 掌握研究区域提取,缩减文件大小,并提高处理速度。 第 5 天 制作数据集,将卫星和雷达数据做时间对应(处理缺测 时间的差异),并将卫星数据进行切分。进行模型训练、 模型优化并完成模型可视化,各组起草研究报告。 第 6 天 完善研究报告整理研究数据并组织材料撰写结题论文, 导师点评与答疑;组员相互讨论,完善结题论文。并分 组制作项目结题演示文稿 PPT。进行结题答辩,导师点评, 根据具体学生需求颁发结业证书或推荐信(具体形式根 据学生需要而定),项目结束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